這簡直就是一條發(fā)家致富的好路子。我就像一個上足了發(fā)條的鬧鐘,嘀嗒作響,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帶著幾個徒弟從早做到深夜。...

萬元戶 ——《苦難與輝煌》企業(yè)家傳記(17)
“我們這里出了一個爆發(fā)戶、萬元戶?!庇腥搜奂t把我告到公社。大隊支書告訴我:“你不要再去賣衣服了,有人告你,公社知道了?!?..

為什么我能輕松賺2萬元?——服裝企業(yè)家傳記范文(18)
??????多年以后,當我回憶趕集這段經(jīng)歷以后,百感交集,感觸良多。我為什么會擔驚受怕?我賺了2萬元之后,為什么沒有擴大生產(chǎn),在規(guī)模上、價格上壓倒別人?...

80年代個體戶的回憶感悟——服裝老板自傳回憶錄(19)
回想那個年代,你賺一點錢,比別人好一點,就有人眼紅。有一種人壞,明明挖坑害你,還假裝和善面孔來安慰你。上等人談格局,中等人談事情,下等人談是非,說得真好,一針見血,精辟。...

身遭毒打立壯志 ——服裝老板回憶錄(21)
到了長沙后,在姐姐家附近租了一個鐵皮棚作為門店做衣服,生意一直很好,找我做衣服的人絡繹不絕。四個人也住在這個小鐵棚子里,幾塊門板白天用來裁衣服,晚上當床鋪。由于工費底,我和幾個徒弟一天忙到晚,掙不到10元錢。...

西出河東流離內蒙——內蒙古回憶錄《百年風雨路》節(jié)選(1)
中國幾千年歷史中,戰(zhàn)爭和自然災害頻發(fā),天災人禍,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市井富裕人家,不管你有多少財富,有多少間房屋,可能瞬間化為烏有,加上子女教育失敗,所以,就有了富不過三代的說法。...

戰(zhàn)亂年代自強少年——內蒙古回憶錄《百年風雨路》(2)
1932年7月1日,我出生于烏蘭察布興和縣城關鎮(zhèn)。那時的興和縣四周有城墻,城墻約有3米高吧,向長城一樣壯觀,有四座城門,有個城門上還有“塞北幽州”的牌匾。萬幸的是,現(xiàn)在還留存一個城門,默默訴說興和縣的前世今生。...

遭受不公歷經(jīng)風雨——內蒙古回憶錄《百年風雨路》(3)
1963年,我還在二輕系統(tǒng)手工業(yè)紙業(yè)社當會計。因為領導的專權,多次需要我違反財會制度去做賬。出于對這種情況的不理解到不愿意,難以容忍,當然用現(xiàn)在的話也可以叫做職業(yè)道德,給領導提出了不同意見和建議。由此單位領導便給我吃了一種“水果”,叫“好果子”。...

形勢讓你敬畏——內蒙古回憶錄《我這一輩子》節(jié)選(4)
“好像記得老爺子說過,他有一位同學后來當了四川省長,對老爺子影響很深的是我的奶奶,好像經(jīng)歷過什么,死活不讓我父親當干部。”這期間,我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我不想多說,都過去了。受苦受難的不是我一個人,整個社會都在受難,扭曲。...

遭受打擊報復——內蒙古退休老干部回憶錄《我們這一生》節(jié)選(5)
說到底,我除了年輕氣盛外,是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是很難改的。我想,老實人,就做些老實本份的事。老實人,自有老實人的福,我的一生證明了這一點。...

相濡以沫陪伴一生——內蒙古退休老干部回憶錄《我們這一生》節(jié)選(7)
她出生于1933年,那時的舊中國還處在半封建社會。雖然只是普通的莊稼人,但思想?yún)s很守舊。老伴兒三四歲就開始裹足。嫩小的腳趾用裹腳布一層層纏起來,緊緊地裹向腳心,一年又一年,除大腳趾外其余四個腳趾骨都彎曲變了形,緊緊的爬在了腳心上。...

老父親對母親的呵護——內蒙古老人回憶錄《我們這一生》節(jié)選(8)
有一種叫芹韮的中藥材很難洗。收購回來時,有一層黑色的皮,需要先用大盆早上泡水,下午泡好了,水也不是太涼了,經(jīng)過多遍的手工搓洗,不停地換盆換水,直到洗成白色的,再用席子鋪平了晾干,才能送去醫(yī)藥公司稱重登記。...

病魔奈何不了我們——內蒙古老人回憶錄《我們這一生》節(jié)選(9)
由于老母親有點輕微抑郁,老父親經(jīng)常鼓勵她要樂觀、要鍛煉。還編了首詩:世界離不開太陽,人生離不開喜樂,搞好我們的精神建設,病魔也奈何不了我們。...

木工項目引以為傲——父母回憶錄范文《百年風雨路》節(jié)選(10)
木工代表因為技術原因,和建筑隊領導產(chǎn)生糾紛,被退回原單位。因此,就安排父親全權負責木工的圖紙設計、現(xiàn)場施工等全套工程。...

喝酒“吹出”一套房子——父母回憶錄范文《百年風雨路》節(jié)選(11)
晚飯,母親準備一些小菜,就著喝酒。父親在微醺的狀態(tài)中,向五舅表述了蓋房子的想法。晚上的燈光映襯父親興奮又自信的臉。父親很肯定的述說著,五舅也很高興地應和著。...

回憶吉人天相的父親——內蒙古老干部回憶錄《我們這一輩子》(12)
我隨母親在醫(yī)院陪護,見到了病床上的父親。慘白的臉色,白色的床單,白色的墻壁,包括病床也是乳白色的。父親就那么靜靜的躺著,輸液瓶在上方吊著,一切都是安靜的。聽醫(yī)生講,應該是擔憂中耳炎引起內耳炎,后果就麻煩了。...

巴盟前旗難忘記憶——回憶錄《我們這一輩子》(13)
興和縣建筑工程隊像一片樹葉一樣,在時代風潮中飄零落幕。時代的風會吹到每個人的頭上。只是有的人覺得溫暖,有的人會打寒顫。我就是那個打寒顫的人。此時我已經(jīng)55歲,失落感是難免的。我的工作面臨重新選擇。...

時代的風——內蒙回憶錄《苦難與幸福的生活》(14)
1987年前后,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崛起。很多國有企業(yè)和集體所有制企業(yè),由于體制僵化等原因,大多舉步維艱,生存困難。興和縣建筑工程隊像一片樹葉一樣,在時代風潮中飄零落幕。...

小賣部的故事——父母回憶錄《百年風雨路》(15)
醋醬油(當時全是散裝在缸里,水分損失很大,如果不經(jīng)常兌水的話,注定賠錢。)是人們天天用的商品。堅持不兌水,結果就是不賺錢銷售,甚至賠本賺吆喝,但是,換來的是人們的信賴。其他產(chǎn)品自然就銷售出去了。...

終身難忘的一堂課——內蒙古老人回憶錄范文《從苦難到幸福的生活》(16)
夜風陣陣,一間昏暗的木工房,凌晨二、三點,父親臉色慘白,躺在木頭刨花堆里,用來讓身體暖和一些。用微弱的聲音,指導著我這個小木匠??烨宄康臅r候,才完工回家。這是我難忘的一次,自己獨立完成的一批木工活。...

和父親一起做沙發(fā)——內蒙古老人回憶錄《從苦難到幸福的生活》(17)
父親發(fā)現(xiàn)了商機。決定自己制作沙發(fā),然后賣了賺錢。這是個大膽的想法,當然難度也不小。畢竟,以前沒有做過,甚至,還沒有見過真正的組合沙發(fā),怎么做?父親這個人,天性心靈手巧,善于學習。什么事情只要琢磨,一旦謀上了這件事,自有他的辦法,都能玩出個道道。...

父親一輩子與人為善——回憶錄《從苦難到幸福的生活》(18)
那天在離家不遠的馬路上,父親騎著自行車,讓一輛貨車撞倒了。很幸運的是,父親一點事也沒有。只是把一輛騎了十幾年的老牌自行車撞的有點變形。父親起來后,拍了拍身上的土,檢查了一下身體的狀況,感覺沒有什么異樣,加上自行車也用了十幾年了,實在不值幾個錢,于是,在周圍人們驚訝的目光中,寬容地讓司機開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