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老板傳記《苦難與輝煌》一生的旅程部分:第四章 家鄉(xiāng)露頭角,笑傲遍體傷(1980—1990)節(jié)選
開寫回憶錄公司,為廣東、福建、浙江企業(yè)家撰寫傳記、回憶錄、個人IP品牌故事、企業(yè)文化故事、企業(yè)家管理思想等。
我趕了幾場集,生意越來越好。
每次趕集我只帶七八十件衣服,總是供不應求,一下子就賣光了。
這簡直就是一條發(fā)家致富的好路子。我就像一個上足了發(fā)條的鬧鐘,嘀嗒作響,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帶著幾個徒弟從早做到深夜。那是1980年,政策才松了一點點,我又怕別人說我在搞資本主義,不敢有規(guī)模請熟練工人。
丈夫利用星期天幫我進點布料。學校大會小會批評他,說什么老師要以校為家,所以我不太敢影響丈夫的工作。經(jīng)常一個人去湘潭市針織廠進布料。
從家里走兩公里才能搭上便車去湘潭。從湘潭汽車站走到針織廠常常要走一個多小時。那年頭街上沒有三輪車和出租車,全靠兩只腳。
買好布料回家更辛苦,因為我要背著幾袋布走一個多小時,有時到家已是深夜。
累,但心里高興。
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遇到障礙就要動腦筋,改變思路就有出路。人要適應環(huán)境,而不是讓環(huán)境適應你。有這樣的思維才能成事,成大事。
我的那股干勁不知從何而來,熱血流過動脈,人生就是一場彩排,不拼命那里有精彩。
我賣衣服“遠近聞名”后,附近只要懂得做衣服的,都學我趕集賣衣服。這是1980年夏天,夸張一點說,可能全國各地都在學習我的“家里做衣服,趕集賣衣服”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