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開寫傳記陳老師和王岫巖老人聊天中——回憶錄《峰頂之巖——王岫巖回憶錄》客戶故事

圖為訪談結(jié)束后王岫巖女兒拍的紀(jì)念照——回憶錄《峰頂之巖——王岫巖回憶錄》客戶故事
回憶錄咨詢者:“如果請你寫我父親的回憶錄要我們陪同嗎?具體怎么弄?”
開寫傳記陳駿:“多大年齡?身體情況怎樣?會講普通話嗎?記憶力和表達力有沒有障礙?”
回憶錄咨詢者:“75歲,和我媽住一起,身體還好,表達還行,記憶來不如我媽……”
開寫傳記陳駿:
兒女花錢請專業(yè)回憶錄作者為父母老一輩書寫人生經(jīng)歷,是很有家族責(zé)任心的表現(xiàn),這一類客戶群體多為事業(yè)成功者,且家風(fēng)和睦,三代人相處和諧,兒女的人生成功多得益于老一輩的提攜。
如果是以上情況,和開寫傳記合作的話,不用兒女陪伴,有老伴在一旁陪伴就好。開寫傳記有不少案例屬于這種情況,如蘇州客戶——某外資銀行副行長的老母親的回憶錄《峰頂之巖——王岫巖回憶錄》,就是老人的女兒(某外資銀行副行長)從頭到尾陪伴。我來去動車站都是她開車接送,我住在她家附近的酒店,中餐和晚餐就在老人家里。
回憶錄主人公已經(jīng)90高齡,還能做簡單的飯菜,比如鹵雞翅,做大碴子米飯,她女兒叫了外賣(蘇州知名飯店的)。訪談的三天時間里,基本是老人講述,我問得較少,偶爾她女兒也會問。主要是老人想口述的都是老人大腦里頑固留存的記憶,我多問一句,老人就回答不上來,如果我一直問,可能嚴(yán)重打擊老人的自信心,我和她女兒商量,決定改變策略,引導(dǎo)老人想說什么就講什么。結(jié)果三天下來,訪談很成功,老人想講的事情都講完了,很開心,第三天傍晚,她們母女倆和我這個作者還步行她家旁邊的蘇州金雞湖景區(qū)看了音樂噴泉表演。
另外,2023年元旦,我去深圳書法家、詩人鄒國榮老師家里,為他自己寫的回憶錄改稿潤色,也是他們老夫妻在一起,做飯,泡茶,切水果等等。一天做三頓飯,我吃住都在他家里(他家的老房子,平時空著)。他們老夫妻身體都很好。
所以說,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如果老人有健康問題,方言問題或有記憶受限的情況,一定要有家人陪同左右;如果身體健康,自理能力不錯,記憶和表達力都不錯,基本不用家人陪伴,當(dāng)然家人陪伴,訪談效果會更好(不用陪伴也要把請人寫回憶錄的事情告知家人,請家人們參與進來,多了解作者,也提供一些各自角度的主人公資料)。
還有,以上情況是客戶信任開寫傳記,畢竟,請一個陌生人書寫自己家族的歷史是一種緣分。

圖為訪談結(jié)束后一起游覽和老人居住的小區(qū)一路之隔的蘇州金雞湖——回憶錄《峰頂之巖——王岫巖回憶錄》客戶故事
延伸閱讀:
開寫傳記 項目服務(wù)與決策者合作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