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敘事上升到時代敘事——代寫回憶錄案例《苦樂人生》幕后故事(7)

 客戶案例故事    |      2025-05-23

開寫人物傳記網站作為回憶錄代寫網站,為你分享開寫傳記撰寫回憶錄的幕后故事,怎樣將主人公碎片式回憶變成場景化的故事,怎樣將個體敘事上升到時代敘事。

以下兩個段落講了1977和1978年的事情。這些事情包括:1977年和父母上山撿柴火、在家中偷偷吃大米飯、買白洋布(面布)在家里請人來做衣服(做七八張布才劃算)、跟著手扶拖拉機搬運東西。1978年村里大抓農業(yè)生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需要多講這方面的變化。挑大糞掙錢,說明主人公很精明,也再一次體現主人公吃苦耐勞,不怕臟不怕累的特質。晚上抓青蛙賣。一波三折的鼻息肉手術。不敢和女朋友親近(有時代因素,和對自身是地主兒子的顧慮)。吃來當地拉練的高炮部隊的剩飯(相當于現在的豬食)。給生產隊當出納的風波。
 
主人公算是一個成功的商人。這些點滴蒙太奇似的記憶碎片,在開寫人物傳記網站看來,只算是回憶提綱(沒頭沒尾,幾句話概括),每個記憶片段,通過補充訪談提綱,補充內容,把概括總結轉變成展示,擴展成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小故事,也就是這本回憶錄都可以場景化,大場景套小場景。
 
另外,還有兩個層面要仔細展開,前后聯系,就是1978年的時代要素;更重要的是主人公的生意天賦一點點顯露出來,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他能琢磨出“商機”,這種特質哪里來的?這方面要仔細挖掘。
 
作為傳記回憶錄代寫作者,要有這樣的掌控訪談資料的能力,就像大廚面前的食材,不管怎樣組合,都能做出一盤講究的菜肴。具體到這里的主人公,就要談到他的父親,解放前就讀中學,解放后在供銷社和煤礦當會計。那個年代,能當會計,算是了不起的文化人。父子就要結合在一起來講,家族基因很可怕的,你看,老子當過會計,兒子從小就會“算計”——在學校門口賣糖水,一分一分地賺錢。

 
在主人公的口述材料中,父親的形象是模糊的,幾乎沒有具體事例,需要回憶引導,讓父親的形象豐滿起來,這樣對塑造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就有很好的對比。

 
對比的不僅是家族基因傳承,更重要的、更大范圍的敘事——那就是個人和時代的關系。你看,主人公的父親解放前就是高中生,那時的高中生是國家需要的,然而,地主成份讓他一生坎坷;主人公呢,二十來歲,在人生美好的年齡趕上了改革開放,經濟搞活,主人公的生意天賦就有了市場。時代造就人一點不假。
從個人敘事上升到時代敘事,意義就得到了升華。這方面的內容是主人公沒有意識到的,只有閱歷豐富的作者才能抓住本質,讓主人零碎的口述材料,各就各位,一切恰好。
 
大約在七七年左右,在農閑的時候,我和我爸媽在山上去弄柴,弄得柴就積累在屋里頭。舍不得燒就放在一邊,今后沒柴燒的時候再來燒,結果這些柴全起了蟲面面無法燒了,在那個年代也是吃不好,穿不好,我記得我家要吃點大米飯的時候就要在屋里面躲著吃,不能讓院子里的人看到了,不然人家就要在外面去說,他屋里有好多糧食,吃得好。穿的就是在街上扯得白布,用染粉染成毛藍布來穿的,就是清一個裁縫在家里面來做衣服,這個師傅必須一天能做到七八張布才能要他,做不到七八張布就劃不算,就不要他,一個師傅要算兩個人,因為他機器要算一個人,連人帶機器他也只能掙四五塊錢一天,在這個時候我們公社就有拖拉機了,梁中伙食團燒的煤炭就由我們公社的拖拉機運,運到梁中后就由我們生產隊的社員排起輪子下和轉運,轉一車一個人就能分到一角錢左右。

在七八年的時候,生產隊就大抓農業(yè)生產了,我們每天到街上去買小料和大糞,買一挑大糞就在七八角錢左右,買起回來還要叫隊長來檢查干清后再評質量,如果清了就少你的錢哪怕你買成一塊錢一挑也只能給你七八角,自己就要貼兩三角錢,街上的人都知道市場價一挑大糞都是八角錢,他們少了八角都不會賣的,在這個時候我就開始動腦筋了,凡是賣家有一整挑的我就不要,只買半桶或者是大半桶的,我就會給他價格算得低一些,因為他們沒得我把這個數量估計得準,我一直就是這樣去買,隊長一看我這個數量達得到七八角的標準,我買來就可以在中間賺一兩角的差價,我就吃到這個甜頭了,我每天早上就這樣去買,一個月也能多找?guī)讐K錢,如果買小料我也是同樣的辦法去買,后來晚上又開始出去抓青蛙了,一晚上就抓十斤左右,在那個時候青蛙一斤要賣兩角左右,一晚上又要掙兩塊多錢,我就從這些方面找起錢來存起,準備今后結婚用,結果在這一年里,我又患上了鼻息肉這個病,我就在萬縣專區(qū)醫(yī)院去做手術,為了節(jié)約住院費,就住在我們生產隊萬縣下放的知青家楊某某家吃住,結果萬縣的醫(yī)療水平達不到,手術不成功,后來又到重慶西南醫(yī)院去治療,醫(yī)院一看又不能接受這個手術,他說天氣太熱了,要到十月份以后,我回來之后梁中有一個音樂老師王某某他說我有一個同學在重慶第三人民醫(yī)院是一個五官科的主任,他就給他寫了一封信說是我們耍得好的娃兒,后來他就叫我去了,我去了他就立馬給我做檢查,檢查本來要七八天才能出結果,他就加快三天就把我結果拿出來了,結果一出來就馬上安排手術,在手術過程中,我聽到醫(yī)生他們說這個很難根治,一般都要復發(fā),結果后來我這個病都沒有復發(fā),這也是個奇跡,這個手術住了三天院,用了十七塊多錢,去重慶的車就是梁中一個工人彭某某幫我找的一個便車,在檢查報告沒有出來的時候,我就住在梁中幫忙介紹他的兒子那里,當時他兒子在河運學校讀中專,吃住都是他全給我包了的,當時我到重慶去治病的時候是我一個人去的,回來之后女朋友就說就知道了,她說我沒有叫她去照顧我,當時那個年代兩個走去走來都不能走到一路,要走哪里就要相隔一公里左右,如果走到一起人家就要說閑話,何況帶到她到外面去,更不敢了,我在這些年里,都是勤扒苦做,家里的生活逐漸好轉了一些,在我們生產隊上全隊人都還有些困難,我記得在這些年里重慶的高炮部隊在梁中放假的時候,他們都要到梁中來搞演練,我們看到他們吃得好,每天菜里面都有一點點肉,他們有吃不完的,我們生產隊這些人都去接起來自己吃,也就是我們現在喂豬的,我們吃到還很高興,說吃得好,后來我又是生產隊的出納。在我當到出納第二年的時候,中城區(qū)又派了一個組織委員住我們大隊,曾經他有一天就問到我們生產隊的隊長,劉某某你們隊為什么要一個地主的兒子當出納,這個隊長他說我相信只有他才合適,因為他們家庭條件比較好,不會挪用公款,我只有相信他,還有那一年我加入到我們大隊基干民兵之內,我記得我那天到公社去開基干民兵培訓會。公社那個武裝部長又問到我們大隊的民兵連長李某某,你們雜個又弄一個地主的兒子來當誒,那個民兵連長就回答他,你們說的出生不由己,道路由自己選,這個部長就沒有說什么了,
 

 


 
從個人敘事上升到時代敘事——代寫回憶錄案例《苦樂人生》幕后故事(7)

自傳改稿潤色案例:經歷藏著一個人的命運密碼

紅杉樹口述史·人物傳記工作室回憶錄改稿潤色有三個層次:一是修改基本的文法結構、誤別字,結構混亂的地方適當調整,還有因表達模糊不清、前后矛盾的地方需要向客戶提問,做到表達準確,簡明扼要;二...

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