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回憶錄案例《王岫巖回憶錄》

 提示:點擊圖片可以放大
時光對每一個人、每一個時代而言,都具有同樣的意義。這個時代,總有人停留在過去,緬懷昨日的種種況味;也總有人看向未來,在茫茫無邊的道路上追尋自己的夢想。作為王氏家族令人尊敬的長者,耄耋老人王岫巖怎樣看待自己的人生過往呢?怎樣看待自己的家族、自己的親人在時代巨變中的命運沉浮呢?
 
2023年5月12日、13日,開寫傳記陳駿前往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和耄耋老人王岫巖面對面交流。在兩天的初次訪談中,老人精神矍鑠,紅光滿面,十分健談,根本不像90高齡的老人,倒像是70來歲。


 
因為人類大腦的記憶是有選擇性的,所以老人憑借自己的思維所講述的一個個鮮活的故事,都是縈繞在老人腦海里一輩子難以忘懷的事、放不下的心結(jié)和可能永遠找不到真相的事。遺憾的是很多事情因為年代久遠想不起來了,如人名、時間和很多事情難以展開敘述,這也是高齡老人口述人生過往的特點。
 
回憶錄就是解釋過去的生活是怎么一回事。就是通過親身經(jīng)歷,自己做過的、看過的、聽過的、想過的等,把無數(shù)個人生片段組合在一起,還原歷史。人生經(jīng)歷的每樣事情都是有意義的,這些微小的每樣事情匯總起來,才會構(gòu)成人生的全部意義。
 
1934年,農(nóng)歷十月初七,主人公出生于黑龍江省東興縣的一個大地主家庭。
1942年,8歲開始念書,就讀于長寧小學,直到小學4年級(1946年),土地改革后,家里被批斗了,不能上學。1947年,13歲,到哈爾濱二姑家生活,1949年繼續(xù)念書……
 
背景資料:1927年1月7日,黑龍江省長公署批準,于木蘭縣所屬東興鎮(zhèn)設(shè)置東興設(shè)治局。所轄“區(qū)域面積,南北長約120里,東西寬200里”,共有人口3萬余人,已墾熟地5萬余坰(1坰約等于15畝)。隸屬綏蘭道。1929年2月,裁撤道區(qū)后,由黑龍江省直轄。東北淪陷后,按偽民政部訓令,1933年10月1日,將東興設(shè)治局改為東興縣。隸屬濱江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劃歸松江省管轄。1947年11月7日,經(jīng)東北行政委員會批準,撤銷東興縣,并入木蘭縣。
 
 
如何看待家族親人們在時代洪流中的悲慘命運?
身為大地主和歷史反革命的子女,如何在歷次運動中安然無恙?
家族的基因是什么?
家族持續(xù)繁榮的根基是什么?
長壽之道是什么?
王氏家族還有一個特點:家族成員多有運動天賦,熱愛運動能給家族帶來什么?
……
在訪談中,老人多次說:“你瞧我這一輩子,夠倒霉的!”這個觀點也是老人放不下的心結(jié)之一。實際上,主人公在童年時代家庭遭遇重大變故(土改運動),而在1951年17歲考上東北銀行(后改為人民銀行)后,在人民銀行牡丹江分行工作了一輩子,平平安安,結(jié)婚生子,子女孝順、事業(yè)有成,這何嘗不是一種難得的幸福呢。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這這本回憶錄里——一個從山東闖關(guān)東家族的百年興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