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寫回憶錄常見的毛病之一是缺乏主題概念,導致的結(jié)果之一就是讀者不理解作者到底要表達什么意思。以下是開寫傳記為一位回憶錄作者改稿一對一診斷時,總結(jié)的主題呈現(xiàn)部分。原文中作者的主題表達比較含蓄,我認為作為非虛構(gòu)的傳記回憶錄,還是明確主題比較好,當然還有若干副主題。以下節(jié)選部分,就當是開寫傳記改稿過程中的幕后故事吧。
這似乎是山頂豪情之語,又似乎谷底嘆息之聲;似乎是自我標榜和定位,又似乎是自我安慰,找臺階下;似乎秋去冬來,又似乎冬去春來;似乎日落西山,又似乎旭日東升;似乎掘墓者,又似乎開荒牛……春秋人生路落寂至此,奈何?
人生需要找臺階下,需要和自己和解,需要和時代和解,需要重新出發(fā)……
他思緒飄蕩,跨越時空,展現(xiàn)眼前的,是那年去龍川一中辦理輟學手續(xù)的場景——天不予我,何必強求,世不與我,何必索取,人不予我,我自為之。是那年輟學后感嘆的廣闊天地難有作為的場景。是那年自己千方百計做好二米多高忠字牌,得到領(lǐng)導表揚的場景。是那年去解放軍廣州軍區(qū)軍政干部學校進修的場景。是那年在龍州出國參戰(zhàn)前,給家里寫兩封遺書的場景。是那年以壯士斷腕精神決心到深圳去的場景……
這一切都來源于他的性格、經(jīng)歷,還有剛才和老楊對話時瞬間產(chǎn)生的頓悟。
面對人生的每一步,鄒國榮有后悔的地方嗎?
他說:“自己自我覺醒太遲,在很多重要的人生關(guān)頭,沒有高人指點,貴人明路,總是以自己有限的思維決策,目光不夠長遠,人生目標不夠高,缺乏干“大事業(yè)”的野心和規(guī)劃路徑,沒有把別人孜孜以求的東西當成自己重要的事,甚至與別人背道而馳。
然而,真的沒有貴人嗎?答案是否定的。
沒有機遇嗎?答案是否定的。
那又是為什么?唉,人生是一道難題吶。
他從小到大,一個鄉(xiāng)村少年,接觸的社會面是有限的。
從職業(yè)生涯層面,縱觀軍旅生涯十八載,都是一門心思埋頭工作,想方設(shè)法把上級領(lǐng)導布置的工作做好,然后被動等待領(lǐng)導發(fā)現(xiàn),被動等待領(lǐng)導提拔,缺乏“主動出擊”精神。本質(zhì)上兢兢業(yè)業(yè)追求“術(shù)”,而忽略了悟“道”。“術(shù)”能成事,而“道”決定你往何處去?你能走多遠。
他是典型的文人氣質(zhì),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軍旅生涯以儒將要求自己;深圳商海以儒商定位。
他坦言:“我內(nèi)求,是孤獨的性格。在詩詞書法方面,我的心是完全敞開的。”
年少時期,在村里見到村干部都繞道走,不想要見到村干部,也不要和自己打招呼。這種內(nèi)向,又有些自卑的性格特質(zhì),潛移默化影響他的方方面面……事情總是為他人著想,不揭人短,不傷害別人。另外,他的性格特質(zhì)里,還有浪漫豪情的一面。對上保持距離,不善于主動推銷自己。而對下屬卻熱情主動,關(guān)愛有加,比如很多年的春節(jié),主動邀請春節(jié)期間值班或不回家的基層員工到家里來過年……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每一步都算數(shù)。
退休以后,他和太太似乎青春煥發(fā),變身年少俠侶,超然世外,仗劍走天涯。追隨我心,心隨我愿,流連于山水人文之間,不亦樂乎。很多地方都去過了,青海、甘肅、福建、山東、江西、天津、陜西、四川……攜手游覽名山名勝,訪親探友,吟詩作賦,惜今思古。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游三峽嘆奇景,上武當論劍道,登黃鶴樓會詩友,去少林寺悟功夫、臨黃河花園口體驗李白的萬丈豪情——“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但剛退休時,他的狀態(tài)可不是這樣。
2004年,事業(yè)之途遭遇斷崖式打擊,太太也退休在家,兒子大學畢業(yè)工作還沒著落也在家,三人大眼瞪小眼,不知要干什么。作為一家之主,那內(nèi)心的困境無以言說,只好鉆到電腦上的虛擬空間——詩海漫游,以解脫自己。
他時運不濟,趕上了全員合同制,以企業(yè)員工退休。“眼淚不知往哪兒流,檔案是我自己帶走的,情何以堪吶!打碎牙齒和血吞吶!我是出國打過仗的軍轉(zhuǎn)干部吶……”
古往今來,時代洪流中的一粒塵埃,落在個體頭上,都是一座大山。是愚公移山?繞過大山?止步垂淚山前還是悠然見南山,則反映了每個個體的思維與格局……
他明白大勢不可違的道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蛘咧\事在天,成事在人。不管怎樣,他“心頭的那座大山”已經(jīng)翻過去了,“輕舟已過萬重山”。
有個形象的說法,人生有兩座大山。一座山是構(gòu)建自我,獲取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另一座山則是忘我,舍棄自我,從有我到無我,從有限到無限,激活內(nèi)心,承擔更廣泛的責任,利他,利社會,與時代同行,讓自己成為時代縫隙中的一束光。一座山他已經(jīng)攀登了大半輩子了,從山腳到山頂,又從山頂?shù)焦鹊?。三分春色,一輪秋月?ldquo;心頭的那座大山”確實翻過去了,真的翻過去了。
二座山則剛開始吶。來到山下,他隱入滾滾紅塵之中,大隱隱于市也。

自傳回憶錄寫作一對一輔導創(chuàng)作與改稿潤色案例
虛構(gòu)的小說主題往往一句話的明確表達都沒有,讀者要從一個個場景中自己去感受,這也是一千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原因之一。作為非虛構(gòu)的自傳回憶錄,開寫傳記認為,需要明白無誤地告知讀者,起到引領(lǐng)讀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