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講中如何打動觀眾的情感——路演稿和個人品牌故事寫作(2)

 個人品牌故事營銷     |      傳記作家陳駿    |      2020-09-22

現(xiàn)場演講是塑造個人品牌不可少的。我們要明白,能夠打動觀眾的,不是數(shù)據(jù)和大道理,而是情感,是故事。如果在演說中觸動觀眾的情感,就可以引起他們的注意力。如果你通過講述一個有關的故事,展示一張出人意料的圖片或者一條令人驚訝的數(shù)據(jù),成功地調(diào)動了觀眾的情緒,那么演講的內(nèi)容會在他們的大腦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比如比爾·蓋茲在一次有關非洲痢疾的演講中,在現(xiàn)場打開一個玻璃瓶,一團蚊子嗡地一聲從瓶子里飛出。他說,這就是非洲致人得痢疾的蚊子?,F(xiàn)場騷動,害怕,誰不害怕非洲的蚊子呢。他接著說這些蚊子已處理過,大家才放下心來?,F(xiàn)場觀眾雖然遠離非洲,但因為蓋茲的意外舉動,瞬間感受到了非洲痢疾和自己的關系,你說蓋茲的提議能不能得到大家的相應呢?
 

當你的觀眾受到了情感的波動,大腦邊緣系統(tǒng)中的扁桃腺會向人體釋放多巴胺,后者非常有助于記憶和信息處理。多巴胺可以說是情緒處理中心。
 

問自己,你要真正銷售的是什么?不是這個產(chǎn)品的某個功能,也不是這個產(chǎn)品本身,而應該是這個產(chǎn)品為客戶帶來的體驗以及相關的情感。
 

比如,開寫傳記的產(chǎn)品是為客戶撰寫傳記回憶錄,是一本自傳回憶錄圖書。我要宣傳我寫得如何好如何好嗎?這完全沒有意義。人物傳記回憶錄寫作永遠是遺憾的藝術,比我能寫的太多了。況且,好不好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那我可以宣傳什么?體驗,未來場景的某個體驗。為客戶設想未來,普通人的傳記,并不是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這么簡單。而是關乎家族歷史、家風延續(xù)、家族創(chuàng)業(yè)精神傳承,為了被記住,為了不被遺忘。
 

你可能會反駁,普通人有什么好寫的?你說得對,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確實也是這樣想的。但當一個人走完生命歷程,離開這世界的時候,身邊的人可能會突然想到,至少家族二代人的記憶將徹底消失了。這就是體驗,雖然有違我們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現(xiàn)場演講,就是讓觀眾走進你編織的故事世界,讓觀眾大腦的多巴胺興奮。
 

鏡像神經(jīng)元是大腦中的一個神經(jīng)元,它會在人們做著某事或者觀看他人做著相同事情時發(fā)生作用,盡管你自己沒有動,卻好像做著你的觀察對象正在進行的舉動。當然,看別人做和自己做是兩回事,但就人類的大腦而言,兩者之間具有極為密切的關聯(lián)。
 

開寫傳記,為你代寫傳記回憶錄、個人品牌故事、商業(yè)演講稿。開寫傳記,非寫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