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沒事干的時(shí)候,我喜歡和小伙伴上山玩,山不高,山上好玩,村里人叫嶺上。嶺上多樹,有梧桐、槐樹、榆樹、松樹和不知名的雜樹。地面高低不平。偶爾會發(fā)現(xiàn)幾處洞穴,黑洞洞的,小伙伴們無人敢進(jìn)去,怕有蛇,有不知名的怪物。夏天一片蔥綠,麻雀和不知名的小鳥在枝頭嘰嘰喳喳游戲覓食。禪兒從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大聲唱歌,像是要留住美好的夏天??墒乔锾旌芸炀蛠砹耍厣弦粚雍窈竦臉淙~和茅草,走在上面,攪得樹葉嘩嘩響。偶爾有野兔,這時(shí),小伙伴們興奮了,全身的力氣好像找到出口,就像電影中解放軍沖鋒的場景,一起向野兔追去??墒峭米优艿枚鄩K呀,而且是野兔,眨眼就沒影了。讓小伙伴們頓時(shí)失去目標(biāo)。于是,干脆就玩起了解放軍抓壞蛋的游戲。秋天來了,冬天很快就到,嶺上除幾顆松樹外,一片枯黃。這時(shí)我就不愛來玩了,山上風(fēng)大,手和臉被北風(fēng)吹得紅撲撲的,發(fā)癢難受。不如在自家窯洞門前曬太陽。
嶺上不僅是我童年的游樂場,有一次還成了我“離家出走”的“避難所”。
十一二歲的時(shí)候,有一天,記不得是什么事,反正是我惹媽媽生氣了,我也賭氣。然后就“離家出走”。我跑到嶺上,嶺上草深林密,我躲在草叢里可以望見自家的窯洞和院子,可以看見母親在院子里來回走動(dòng),洗衣服,掃院子,搬柴火。
躲在嶺上一天,我賭氣,但是肚子不爭氣呀,不要說二頓飯不吃,就是一頓飯不吃,肚子餓得也受不了,難受。我倔強(qiáng),就是不回去,直到母親去嶺上找我。母親雙手成喇叭狀,放嘴邊焦急地喊:“小民!小民!小民!你在哪兒!”
我聽到也不回答,悄悄地爬出草叢,趟在小路上,眼睛直呆呆地望著天上的云,臉上一副委屈無辜的表情。然后,我才“體面”地順?biāo)浦?,跟著母親回到窯洞。
長大以后,我知道童年少年時(shí)代“離家出走”,是少年反抗父母意志的表現(xiàn),是長大成人的必經(jīng)階段。大多數(shù)人的少年時(shí)代,都有離家出走的經(jīng)歷。對于我,母親在院子里辛苦勞作的場景,永遠(yuǎn)定格在我的腦海里。那一幕,或許是母親一生的縮影,如同她的名字——李淑賢。善良賢惠,仁慈寬厚,勤儉持家,任勞任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