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寫的人物傳記《劉叉》——向古人學(xué)寫自傳(3)

 傳記文學(xué)研究院     |      傳記作家陳駿    |      2024-05-06
本篇選自《全唐文》卷七八O《齊魯二生》。劉叉(chā)河朔人。性剛直,好任俠,家境貧困。曾為韓愈門客,后游齊魯,不知所終。他的詩粗獷豪放,不拘傳統(tǒng)形式?!侗贰ⅰ堆┸嚒范?,反映當時統(tǒng)治者對農(nóng)民的殘酷剝削,頗為深切。李商隱是一位為劉叉作傳的人。《新唐書》在《韓愈傳》后附《劉叉?zhèn)鳌?,其事跡全采自本文。李商隱寫劉叉,全文二百余字,卻把劉叉的性格為人,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出來,文字非常簡潔。

【原文】

右一人字叉,不知其所來。在魏與焦?jié)?、閭冰、田滂善。任氣重義,大軀有膂力。常出入市井,殺牛、擊犬豕,羅網(wǎng)鳥雀。亦或時因人,變姓名遁去。會赦得出,后流入齊魯,始讀書。能為歌詩,然恃其故時所為,輒不能俯仰貴人。穿屐破衣,從尋常人乞丐酒食為活。(概述劉叉的生平遭遇和性格。由市井屠夫而為詩人,而其剛直不阿的為人依然如故。)

聞韓愈善接天下士,步行歸之。既至,賦《冰柱》、《雪車》二詩,一旦居盧同、孟郊之上;樊宗師以文自任,見叉拜之,后以爭語不能下諸公,因持愈金數(shù)斤去,曰:“此諛墓中人所得,不若與劉君為壽。”愈不能止,復(fù)歸齊魯。(記述劉叉和韓愈的交往。進一步描寫他的為人。”

叉之行固不在圣賢中庸之列。然其能面道人短長,不畏卒禍;及得其服義,則又彌縫勸諫,有若骨肉。此其過人無限。(評價劉叉為人真誠、坦率、剛正的品行。)

【譯文】

標題寫的這個人字叉,不知他原籍何處。在魏地時和焦?jié)?、間冰、田滂友善。好任俠,重義氣,身材魁偉,體力過人。經(jīng)常出入于集市,殺牛、宰豬、屠狗,或去布網(wǎng)逮鳥。改名換姓,隱遁起來。遇上大赦才又露面,后來流落到齊魯,才開始讀書。他很能寫詩,然而秉性難移,憑著他過去的所做所為,就決不會對達官貴人低三下四,諂媚求寵。仍然是爛鞋破衣,向一般人乞討酒食過活。

聽說韓愈好結(jié)交天下寒士,就步行去投奔他。到了韓府,作《冰柱》、《雪車》詩二首。為韓愈所賞識,一下子身價遠在詩人盧同和孟郊之上;散文家樊宗師一向以擅長寫文章自居,見到劉叉也崇拜得五體投地。后來因為爭論未能使各位甘拜下風(fēng),于是拿了韓愈數(shù)斤黃金走了,還譏刺韓愈說:“這是你給人家做墓志阿諛死人得到的贈物,不如送給劉某做壽禮吧,”韓愈挽留不住,他又回齊魯了。

劉叉的處世為人固然不在圣賢中庸之士之列。然而他能當面批評別人的缺點,不怕終于招致災(zāi)禍;遇上自已服膺信賴的人,則又設(shè)法補救他的過失、誠懇地勸諫,就如同親骨肉那樣。這是他大大超過一般俗人的地方。